2017年1月29日是第64屆世界防治麻風病日暨第30屆中國麻風節,今年的主題是“創造一個沒有麻風的世界”。那么,世界防治麻風病從何而來?又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麻風病呢?
涼山麻風病康復村巨變(牟光學/新華社)
世界防治麻風病日的由來
1953年,一位名叫佛勒豪(Raoul Follerean)的法國慈善家為了讓麻風病患者像其他患者一樣受到尊重、接受治療、享受生活,在巴黎發起倡議建立"國際麻風節"。之后他又到其他國家進行宣傳,先后訪問過5大洲102個國家,并向當地的國家首腦、民眾等進行游說,讓更多的人了解麻風病是可以被治愈的,消除人們心中對麻風病的恐懼心理與對麻風病患者的歧視,讓患者得到尊重和幫助。世界衛生組織決定,以每年一月最后一個星期日作為國際麻風節,中國也在1988年決定將“國際麻風節”作為“中國麻風節”。
預防麻風病的方法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想要控制和消滅麻風病,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和“積極防治,控制傳染”的原則。
1、發現和控制傳染源。麻風病的傳染源是未經治療的麻風病患者,所以應利用各種方法盡早發現患者并對其進行治療;對于一些和麻風病患者密切接觸的人(如患者家屬)來說,應給予接種卡介苗或者有效的化學藥物進行預防;
2、切斷傳染途徑。麻風病的傳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染,其次是間接接觸傳染,對重型患者,必須實行隔離治療;
3、保護易感人群。在麻風病流行地區,應進行卡介苗接種,增加易感人群對麻風病的抵抗力;
4、其他預防措施。除以上三條,麻風病患者還應積極接受治療,保持樂觀心態,加強營養,適當進行活動,保持居室空氣新鮮和陽光充足。(管娟)
本文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醫療健康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