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十三大領域指標設定 兩大產業直接受益

業內人士表示,包括健康、體育等在內的多個產業正迎來政府放權、政策利好、資本涌入的重大發展契機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在十三大領域設定了健康中國建設主要指標,其中要求2015年至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要超過8萬億元,到2030年產業規模達到16萬億元。此外,在健康生活領域,提出的指標是到2020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4.35億人,到2030年達到5.3億人。預計隨著《綱要》貫徹落實,健康產業與體育產業將更加直接地受益。
一位來自風險投資領域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健康中國大計劃的落地,包括健康、體育等在內的多個產業領域正迎來政府放權、政策利好、資本涌入的重大發展契機。
“要實現《綱要》設定的細分領域目標,需要通過市場化機制或者手段推進細分產業與資本結合,因此,隨著《綱要》落地,如何讓更多社會資本真正參與到細分產業并盈利,是實現健康中國目標的關鍵。”上述人士強調。
《綱要》要求遵循改革創新等原則,堅持政府主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關鍵環節改革步伐,沖破思想觀念束縛,破除利益固化藩籬,清除體制機制障礙,發揮科技創新和信息化的引領支撐作用,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
《綱要》提出戰略目標,即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高,健康服務體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體育健身服務,基本形成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到2030年具體實現健康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健康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健康科技創新整體實力位居世界前列,健康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提高;健康產業規模顯著擴大。建立起體系完整、結構優化的健康產業體系,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等五大目標。
在發展健康產業層面,《綱要》提出優化多元辦醫格局、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積極發展健身休閑運動產業、促進醫藥產業發展等具體要求。其中,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綱要》提出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綱要》要求積極發展健身休閑運動產業。進一步優化市場環境,培育多元主體,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健身休閑設施建設運營。(左永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