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確保水產品全程可追溯 建立產品“身份證”

9月6日,記者“走基層”來到廣東省湛江市。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湛江市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嚴格的管理和高效的運營,依靠“產學研”的合作方式自主研發魚蝦飼料,靠產品品質獲得市場的認可和消費者的信賴。
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01年,經過15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一家集水產種苗繁育、養殖和飼料生產、加工與貿易及科研開發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國聯水產副總經理趙紅梅介紹說,該公司實施有效的產品追溯管理體系,制定《水產品標識及追溯程序》和《產品批次管理規程》,建立包含原料信息在內的批次管理,根據產品批次,確保每批產品能追溯至源頭。
記者在國聯水產監控中心看到,視頻操作人員黃思靜將視頻鏡頭不斷拉近,然后對準操作工人的胸牌,可以將該工作人員的姓名、班組及其正在分割魚的鱗片、魚肉紋路等看得清清楚楚。“員工穿戴不規范,進入車間沒有按照9個步驟進行消毒等,我可以通過鏡頭立即發現并用對講機告知他。”黃思靜說。據介紹,該公司所有視頻資料均要保存3個月,如果經過授權拿到該公司視頻的用戶名和密碼,美國、歐洲等地的客商都可以看到該公司的生產實況。
記者了解到,國聯水產的海洋產品都具有自己獨有的身份證,顧客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產品的信息,真正讓顧客用得放心,吃得安心。公司總經理陳漢說,公司所有的原料均來自經備案的養殖場,且原料進廠時要附有CIQ審批確認過的《供貨證明》,同一份《供貨證明》顯示的內容有:供貨證明編號、養殖場備案號、捕撈日期等。原料進入工廠后,批次跟蹤員按《產品批次管理規程》確定原料批號,并對相應的原料做好標識,然后把相關數據錄入,生成電子《供貨證明對應表》,以便公司內部隨時查找原料批次的來源。在加工過程各環節,由統計員和批次管理員對各原料批次的半成品、成品做好標識,合批的做好合批記錄,合批原則參照《產品批次管理規程》中的要求。在最終成品環節,成品生產批號由生產車間代號、生產日期(年月日)、原料批號和成品名稱代碼組成,所有成品的批號都必須打印在產品包裝上。包裝入庫的成品按批次區分堆放,并標識清楚:產品名稱、規格、生產批號、數(重)量、檢驗狀態等。
“為確保產品全程可追溯,我們要求該公司所有產品包裝上除了要打印上成品生產批號外,產品裝運時裝柜品管員和倉管員須根據《裝柜通知單》上的內容,記錄清楚所裝產品的批次號和數量。產品批次號貫穿整個產品周期,根據產品批次號可實現產品的最終追溯。”湛江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陳景泰說。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不管外銷產品還是內銷產品,國聯水產的產品均按照統一管理模式生產,所生產出的產品均能追溯到源頭,確保國內消費者不出國門,就可以買到與國際市場同樣優質的、可溯源的產品。“我們將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持續改進生產工藝和水平,為社會提供健康安全的海洋食品。”陳漢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