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青年醫生成才 傳播醫者群體正能量
——2016首都十大杰出青年醫生評選活動

人民網北京8月16日電 (王亞微)“2016首都十大杰出青年醫生評選活動”于7月11號在京正式啟動,本次活動由人民網、中國青年報社、中國科學報社及醫學科學報社共同主辦,目的是鼓勵首都地區青年醫生群體的成長和成才,同時加強青年醫生之間的專業交流,引導全社會更多地關注那些懷揣夢想的青年醫生,傳播醫者群體的正能量。
近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樊代明院士、中國科學報社黨委書記兼醫學科學報社社長劉峰松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腹部外科副主任醫師趙宏做客人民網健康訪談,與廣大網友分享“2016首都十大杰出青年醫生評選活動”中的具體規則和活動進展等情況。
劉峰松:杰出青年醫生需由患者把好“德”關
訪談中,劉峰松社長首先介紹了此次評選活動的參加條件:一是必須為44周歲以下的青年醫生;二是在臨床工作中成績突出,比如獲得過國家級、中華醫學會相關的獎項等;三是在科研上有所貢獻,且患者口碑較好。劉峰松社長還認為,德才兼備的杰出青年醫生,應該由專家評委來把住“才”的關,由患者的看法來把好“德”的關。
據劉峰松社長介紹,本次評選活動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活動于7月11號啟動,由首都地區各三甲醫院推薦2名候選人,并通過新媒體展示以及評委函評等方式初步確定人選;第二階段活動自8月下旬開始,屆時將由樊代明院士擔任評委會主任,現場評審會確定最終獲獎人選;第三階段活動則由9月初進行的評選頒獎儀式以及隨后舉辦的青年醫生論壇、成長沙龍、公益活動等系列活動組成。
劉峰松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已有來自35家醫院推薦的61位候選人參與評選。同時今年主辦方在推進活動的過程中吸取了去年的經驗,將公眾投票改為微信展示和點贊環節,從而更好地提升了活動的知名度也更好地展示了候選人的風采。
樊代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在談到本次活動的積極意義時,作為評委代表的樊代明院士認為,要實現中國夢,首先要實現健康夢。在目前醫患矛盾突出的情況下,醫生跟患者其實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醫療衛生工作者應該得到充分的尊重。同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醫學的發展也離不開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傳承,他們是推動中國醫學前行的力量。開展首都十大杰出青年醫生評選活動,就是希望推出真正德才兼備的青年醫生,作為年輕醫生的榜樣,作為推動醫學事業發展的接班人。
“正是一批批的青年醫生,推動了中國醫學的進步與發展,但是我個人覺得,最大的成績就是把外國的技術引進來,縮短甚至拉平了我國臨床醫學和國外的水平。但是未來一百年,我們應該提出中國的醫學新思想,不再是簡單地引進,希望在未來的一百年,中國能夠在世界醫學發展過程中成為領跑者,而實現這個目標應該靠年輕一代。”樊代明院士在訪談中表達了對青年醫生非常高的期待。
趙宏:為醫學事業發展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
而作為第一屆首都十大杰出青年醫生之一的趙宏主任對此更是有切身的體會。趙宏認為,通過評選活動,越來越多的同行和患者認識了他,同時,也讓更多的人知道了他所研究的罕見疾病——神經內分泌腫瘤,對他的專業發展起到非常大的幫助。趙宏覺得評選活動更深遠的意義在于讓整個社會能夠更加關注青年醫學人才的成長和培養,從而為醫學事業發展創造了更好的外部環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