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為什么這么累?內外濕邪拖垮你

采訪專家:張晉,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綜合內科治未病中心主任。
擅長:亞健康疲勞癥、多汗證、便秘、糖尿病、內分泌紊亂及內科雜病。
你是否有這樣的疑惑,明明每天端坐在辦公室,沒什么體力活動,為什么疲憊不堪,渾身累的不行?專家表示,或許該檢查一下,是不是需要給身體除除濕了!
濕邪在夏季最為常見
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醫認為,暑多加濕,濕邪在夏季最為常見。濕又分為“內濕”與“外濕”!皟葷瘛敝饕c人體的脾有關,中醫講,脾主運化,正常食物進到胃里消化再通過脾被人體吸收,如果脾出現問題,不能很好地吸收食物,就會使人體產生濕氣。另外,中醫將一年分為五季,在夏季后還有長夏季節,長夏季節除了天氣炎熱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濕氣偏重,就像我們常見的“桑拿天”,總感覺空氣里彌漫著濕氣。這是“外濕”。
人體感受到內外濕邪的侵襲后,會覺得特別不舒服,最明顯的癥狀就是身體沉重。濕邪又會四處游走,走到身體的哪個部位,哪里就變得沉重,自然就感覺疲勞。
看舌頭可以測濕氣
濕邪這樣常見,那怎么能明確判斷自己有沒有濕?張晉提示,大家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判斷:看舌苔!體內有濕邪的人往往舌苔特別膩,不論是黃膩、白膩、厚膩、薄膩,它們都是濕邪的表現。而舌苔黃膩的人體內除了有濕邪,還有熱。同時,濕邪的人往往大便會偏粘膩。
三仁湯可除濕氣
濕氣如此難纏,我們要如何應對呢?專家建議,可以服用三仁湯來幫助人體排出濕氣,即用杏仁、白豆蔻仁、薏苡仁、淡竹葉、通草、厚樸、滑石等做湯。其中,杏仁可入上焦心肺,幫助呼吸、發汗;白豆蔻仁可入中焦脾胃,幫助健脾;薏苡仁可入下焦肝腎,幫助排便排尿。另外夏季飲食不宜吃的太多、太油、太涼。(健康時報網實習記者 孫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