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中別加湯

嬰幼兒、痛風患者和慢性腎病患者都應遠離老火湯
廣州日報訊(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韓文青)近50%的廣東人喜歡在嬰幼兒輔食中加湯,但事實上,這一喂養行為并不利于寶寶生長發育。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主任閆鳳介紹,在喜歡喝湯的廣東人中,除了存在“營養精華都在湯中,飲湯棄渣”、“以形補形,喝骨頭湯補鈣”、“ 煲的時間越長越有營養”等認識誤區外,還有一個誤區體現在嬰幼兒喂養中,很多人認為可以用老火湯來替代肉類作為嬰幼兒輔食食品。除了嬰幼兒,應該遠離老火湯的還有痛風患者和慢性腎病患者。
寶寶輔食中別加湯
閆鳳介紹,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廣東省0~18月齡嬰幼兒輔食添加現狀及其對生長發育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在3900名被調查的嬰幼兒家長中,有49.7%在寶寶輔食中添加了湯。其中,早于4月齡添加湯的占23%,在4~6月齡間添加湯的占53%,晚于6月齡添加湯占24%。而在6~18月齡組嬰幼兒的營養調查中,未添加湯的嬰幼兒的營養攝入均值顯著高于添加組嬰幼兒。可見,給6~18月齡嬰幼兒添加湯,可能是不利于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喂養行為。
“這種喂養行為,之所以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主要是因為可能會導致寶寶營養攝入不足。”閆鳳解釋,嬰幼兒的消化器官尚未完全發育成熟,胃容量很小,各種消化酶的活性也比較低,但是,湯的營養密度低,容量又很大,而且,還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湯比肉更有營養,因而讓孩子喝湯棄渣,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嬰兒的食物攝入量減少,營養素的攝入不足。
痛風患者務必遠離老火湯
閆鳳認為,盡管廣東人吃飯無湯不歡,但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我們身邊的痛風患者越來越多。這是因為廣東人喜愛的豬雜煲、牛雜牛三星、各種老火湯以及瘦肉汁的嘌呤含量都位居食物嘌呤量的榜首。“這些食物中,每100g所含的嘌呤通常在150mg以上,因此,痛風患者務必遠離老火湯。”
腎病患者
喝老火湯=吃慢性毒藥
“另一個需要遠離老火湯的人群是慢性腎病患者,尤其是進入中晚期的慢性腎病患者,老火湯簡直就是慢性毒藥。”閆鳳解釋,原因有三,其一,湯汁中所含的豐富含氮浸出物、嘌呤會加重腎臟的排泄負荷;其二,經過高溫烹煮食物中的磷能萃取到湯汁中,會使老火湯成為富磷食物,而腎臟是人體磷的主要排泄器官,慢性腎臟病進入中晚期以后,會因磷排泄功能受損而引起磷儲留,最終引起腎性骨病、繼發性甲旁亢,而且導致血管和心臟瓣膜的鈣化;其三,當慢性腎病患者因為尿少、水腫需要限制入液量時,就不僅僅是老火湯了,連水都控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