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地區坐月子風俗及營養觀

母乳喂養對媽媽和嬰兒有很多好處, “坐月子”又是中國的傳統習俗, 不同地域習俗各異,那么各地如何”坐月子”? “坐月子”期間又有何禁忌? 怎么做既保證乳汁分泌又促進產婦身體復原 ? 這系列話題引起大家的廣泛熱議及關注! 在8月份母乳喂養周即將來臨之際,中國國營養學會特意組織各地數十位營養專家共同來探討這個話題,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各地營養專家怎么說?
自古以來,民間就有婦女產后“坐月子”的習俗,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因為氣候、物產及風俗習慣的差異,產婦坐月子的風俗特別是飲食習慣有很大的不同。江蘇地跨長江、淮河南北,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氣候、植被也兼具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所以江蘇地區蘇南蘇北的坐月子風俗及營養觀也有差異。
蘇南地區如蘇州無錫,通常產婦產后初期的飲食以補氣血、易消化為主,吃的較多的是紅豆粥、豬肝粥、黑米粥等,開奶前民間不主張吃油膩食物,乳汁分泌通暢后通常會給產婦制作鯽魚湯、豬蹄湯、酒釀等促進泌乳,通常是一日三餐的基礎上加三至四次的湯水或點心。
南京地區的產婦飲食基本和蘇南類似,產后紅糖制作的飲食較多,如紅糖粥,酒釀紅糖蛋湯,老人認為紅糖有活血化瘀排除惡露的作用。此外在傳統的觀念中認為產后不宜吃蔬菜水果,特別是青菜,認為其性質寒涼,容易導致寶寶腹瀉,過去有些產婦整個月子不能吃蔬菜,只能吃肉蛋,以至于嚴重便秘或出現維生素缺乏癥狀如口角炎。
蘇北地區如淮安鹽城,產婦在月子里主要供應產婦高蛋白飲食,特別是雞蛋和老母雞,有些地區整個月子會每天給產婦補充8~10個雞蛋,整個月子補充幾百個雞蛋,造成蛋白質的超標。此外比較有地方特色的催奶湯是鯰魚湯,魚腥草煮湯及通草魚湯。
在月子里的生活禁忌:坐月子期間通常被家屬要求不能洗澡,不能洗頭,不吃涼性食物,不能穿拖鞋,
在月子飲食的禁忌方面,江蘇地區比較類似,很多老人認為不能給媽媽吃辛辣刺激上火的食材,如韭菜、蔥姜蒜、辣椒,認為產婦吃了奶水會有火氣,讓寶寶出現眼睛紅腫眼睛分泌物增多的現象。此外,一些老人認為韭菜豬肝會有回奶作用,也不讓產婦食用。
這些年,隨著正確營養觀念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媽媽正在逐漸摒棄老的傳統陋習,江蘇各地的月子飲食習慣逐漸融合,地方的特色不太明顯,月子期間的飲食也越來越健康、營養、均衡,這正是我們營養人在各個層面不斷努力的結果。
江蘇省營養學會婦幼分會副主委 戴永梅 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副主任委員 汪之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