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耳鼻喉科兩大癌癥——鼻咽癌、喉癌

耳鼻喉疾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但若是提到耳鼻喉科發病率較高的腫瘤,莫屬鼻咽癌和喉部腫瘤了,南京仁品耳鼻喉專科醫院特邀專家范靜平教授說:“它們的前期癥狀較為典型,不明原因的失聲、嗓音沙啞首先就要去醫院檢查喉鏡,而耳朵后或頸部的淋巴結腫塊,觸之較硬、無疼痛感,則首先要考慮鼻咽部的病變,但臨床上很多患者會把它們當成其他疾病來治療。對于腫瘤,一定要爭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知道病癥找對科
“一談到腫瘤,很多人會避而不談,實則不然,對腫瘤多一份了解,就能夠根據自身的癥狀,準確的找到相對應的科室進行檢查,而這一點尤為重要。”范靜平教授說道,“就拿鼻咽癌為例,它的發生位置較為隱蔽,處在鼻咽處,是人體五官的樞紐地帶,四通八達。一旦有腫瘤滋生,就會出現眼、耳、鼻、咽喉部的不適,像晨起時回吸性痰中帶血、耳悶耳堵、耳后根或頸部有不痛不癢的淋巴結(俗稱硬疙瘩),這些癥狀首先就要考慮是不是鼻咽處有問題。然而,臨床上經常會碰見因鼻咽癌導致耳聾、耳鳴的病人,在沒有明確病因的情況下,就吃一些營養耳神經的藥物,不做系統專業的檢查,這種盲目的治療方式,會加重病情。只有查明病因,就不會明明是頭痛,而去看腳了。”
然而,現實情況是很多人得了病找不到門路,亂看病,反反復復久治不愈。有的是一拖再拖,不愿意去醫院,導致病情拖延發展,直至惡化。
小小癥狀不重視危及生命
“醫學是博大精深的,不同科室的醫生,對所有的病情也不能夠完全了解,我的一位朋友是外科醫生,因鼻咽癌去世,在這之前他的眼睛一直模糊,看人看物都是重影,因為歲數較大,已經六十多歲了,也就沒有重視。”范教授說道:“如果當初他和我說有這癥狀了,我就會考慮是不是鼻咽癌,給他做個檢查,找到病根再治療,也就不會有現在的悲劇了。我們學醫的暫且如此,更何況是普通患者呢?所以,我們不要忽視那些微小的癥狀,有時不甚在意的小問題,而就是身體告訴我們要注意的信號。”
據了解,鼻咽癌在我國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以前多發生于廣東、福建等地,但隨著發展,地域性逐漸減弱,現在江蘇省內比較多發,它的早期癥狀與其他耳鼻喉疾病極為相似,所以要尤為注意。
耳鼻喉科的“腫瘤”很危險
在耳鼻喉科,發病率較高的,除了鼻咽癌,那就是喉部腫瘤了。自古就有“咽喉重地”一說,咽喉影響著我們發聲和呼吸系統。喉部腫瘤多發生于男性,女性較少,它的臨床表現多為失聲、嘶啞等,尤其是在沒有感冒等癥狀時,莫名的聲音嘶啞超過兩個星期還沒有恢復的患者更要重視,到專科醫院進行檢查。此外,咽喉有異物感、抬頭會覺頸部疼痛、呼吸困難等癥狀也是喉部腫瘤的前期表現。
“引起喉部腫瘤的原因很是復雜,公認的也是較為常見的就是吸煙、喝酒了,我曾經治療過一位喉癌患者,他生活習慣不節制,一天兩包煙吸著,飯前還會小酌幾杯,來我院時,聲音嘶啞的厲害,現在經過治療后,情況恢復的不錯,經過此次教訓,他的煙酒習慣,雖說沒戒,但也減少很多。”仁品專家洪錦科教授說道。“除了過多吸煙喝酒以外,像遺傳、過度說話、空氣污染、病毒感染、射線、性激素等也是引起喉部異變的一部分原因”
“腫瘤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但早中期的鼻咽癌和喉部腫瘤,治愈率都很高,多多留意身體的小癥狀,要做到及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范教授說道。
(注:此文由仁品耳鼻喉醫院供稿,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